为加强教育学科建设,拓展学院师生对国家有关重大教育政策文件的熟知情况,教育学科邀请了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现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吕玉刚为学科师生做学术报告。
本次研讨会主题:家校社协同育人政策解读
——家庭教育与劳动实践教育在协同育人中的重要性
3月4日下午的学术报告由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德伟院长主持,张德伟院长介绍了吕玉刚原司长的个人简介,并感谢吕司长对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及教育学科长期以来的关心与支持。
吕司长从五个方面对《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一是中央高度重视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二是《意见》着力破解突出问题,三是《意见》起草的总体思路,四是《意见》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五是实施中的重点工作任务。并总结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各地教育部门应会同妇联等相关单位加强统筹协调和推动指导,学校应切实发挥好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强化与家庭、社会密切沟通协作,积极推动协同机制建设,大力营造良好协同育人生态。
学术报告结束后吕司长与部分学科教师合影留恋
与会部分学科师生
吕司长做报告
报告人简介:
吕玉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1983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教育部人事司机关于直属单位干部任免处处长、副司长(分管教师队伍建设),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2016年3月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基础教育司司长,组织研究制定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重大政策文件。多次获得教育部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得三等功嘉奖。
2025年3月6日